|
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安化黑茶学校)是由安化县人民政府举办、安化县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实施三年制中职学历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85年由普通高中改办中职学校,2011年加挂“安化黑茶学校”校名,2020年实现整体搬迁与办学资源优化整合。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强校、学生管理强校与文化建设强校,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楚怡”优质中职学校。 学校校园面积341.4亩,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现有教职工400人,开设茶叶生产与加工、机电技术应用等16个专业,在校学生6549人。开办69年来,为国家培养合格毕业生近5万名。学校秉承“仁爱、励志、勤学、笃行”校训和“以德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办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对区域职业教育示范辐射作用,已发展成为区域内办学规模最大、开设专业齐全、办学特色显著的一所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 2024年是学校实现资源整合和整体搬迁后的第五个年头,也是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推进信息化标杆校建设、打造“楚怡”优质品牌的关键之年。为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工作部署和安化县教育局《全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年初,学校明确提出2024年“1237工作构想”: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贡献力,围绕安全工作、教育质量、作风建设三大主题,主抓整体搬迁扫尾工程、学校安全“基石”工程、作风建设“铸魂”工程、教学质量“创优”工程、产教融合“提质”工程、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办学模式“创新”工程等“七大工程”建设,扎实开展提质增效工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把学校打造成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质量优异、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强大的现代化中职学校,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第40个教师节献礼。 一年来,全校师生提高政治站位,提振工作作风,切实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优质高效开展,对口升学、 “四赛一测”、项目建设、团队建设、职业培训、就业创业等核心质量指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人才培养 (一)党建引领。学校建立中共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委员会,下辖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4人,其中在职党员支部4个,党员108人;离退休党员支部1个,党员26人。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三重一大”工作须经党委议事决策,狠抓党建实效的提升,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逐渐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着力打造职教特色党建品牌,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党委商议,将每月第三周星期一的第七节课确定为主题党日活动时间,要求各支部书记结合本支部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聚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领会“六项纪律”主旨要义》等纪律党课宣讲和学习活动;各支部党员结合自身经历以“微党课”的形式谈认识、谈体会、谈设想、谈建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及其“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要求等,保证思想、语言、行为不偏向。 (二)立德树人。学校本年度招收新生2508人,毕业学生1895人。学校秉承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全”育人理念,牢固确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劳动育人思想,将思政建设、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首位。学校配备思政专任教师27名,按照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开齐、开足思政课程,以团队为引领、课堂为阵地抓好德育教学工作。2024年度,党员教师获得市级以上各级各类奖项96人次。在2023—2024学年省、市“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实习生”“先进班集体”评选过程中,学校共有9名学生、1个班级获得湖南省教育厅通报表彰,21名学生、4个班级获得益阳市教育局通报表彰。学校参加全市、全省“文明风采”比赛体育类赛项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比赛成绩优异,男子篮球蝉赛项冠军;羽毛球队获省一等奖2个,省二等奖4个,省三等奖1个;乒乓球队获得1个省二等奖,5个省三等奖。学校在2024年益阳市中职学校技能竞赛中以6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的绝对优势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参加省技能竞赛共获奖项5个。参加益阳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共获奖项6个,获2024年益阳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优秀组织奖。参加2024年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模拟专项赛获一二三等奖各一个。学校在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学校获得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三)就业质量。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升学与就业为双导向”的办学理念,切实做好毕业生职业指导与就业安置工作。2024届毕业生1895人,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188人,专科录取938人,升学总人数为1126人,总升学率59.4%。 (四)师生竞赛。学校先后承办了益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楚怡”8支教学创新团队的所有活动、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益阳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点组考工作、“快乐合唱唱起来”2024年安化县成建制班合唱比赛总决赛、安化县第40个教师节表彰大会、2024年益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羽毛球比赛、2024年益阳市黄炎培创业规划大赛综合模拟专项赛赛前培训活动、“致公中强班”开班暨致公助农与致公助医培训活动启动仪式,学校综合能力得到集中检阅,办赛办会能力不断提升。在2024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教学比赛中,学校全部入围2024年“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现场赛,其中体育、音乐、英语、旅游、美术、机电6支团队获一等奖,营销写作、非遗文创2支团队获得二等奖,为全省中职学校获一等奖最多的学校。学校4位教师参加2024年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设计和展示交流活动获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二、服务贡献 2024年培养毕业学生1895人。全年举办专业技术培训2983人,职业技能培训1389人,实用技术培训19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63人。开展职业培训42期,培训学员4679人,以职业教育和县内龙头企业为平台,以县直各机关、各乡镇为支撑,政企校分工协作的职业技能培训格局初步形成。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群中的茶叶生产与加工、茶艺与茶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文秘等4个专业成为学校品牌专业,每年为安化茶旅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500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100%,就业满意率达96%。 三、文化传承 学校开设安化茶文化、梅山剪纸等地方传统文化传承课3门,参加2024年9月2024年中国黑茶大会茶祖会暨第六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茶旅文化活动等8次。2023年10月,学校出台《茶廉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建设茶廉文化步道、茶廉文化宣传长廊、茶廉文化主题广场各1个,打造四个茶廉文化建设平台,激活茶廉基因,厚植廉洁文化,全面建设清廉校园。语文教研组主持编撰校园期刊《茗缘》,社团联合会建设茶艺表演队、播音团队等12个学生团队、500多名队员每周2次开展社团活动,10多个专业兴趣小组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国际合作 本年度,学校继续推进总额35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2.62亿元)的德国促进贷款项目实施工作。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的体育馆、茶文化教学中心的土建工程已经完成,设备采购、智慧校园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等建设项目计划于2024年底前全面竣工。 学校积极参加参与“工作。学校在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学校获得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2024年高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创新发展探讨会暨老挝国家职业标准共建互助项目遴选会上,学校成功入选老挝职业标准开发入围建设单位,《老挝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员/工程师(IVET1)职业标准》入围建设项目。 五、产教融合 学校探索推进校企合作,16个专业与25家县内外企业合作办学,与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安化梅山文化生态园、厦门天马微电子等企业开展合作办学,企业、学校和家长签订三方协议,开展订单培养185人,学生开展岗位实习1056人。学校主持或参与6个职教集团建设工作,是安化县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学校,为湖南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益阳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中非经贸合作职业教育联盟、湖南现代商务职教集团、湖南省商贸旅游职教集团等5个职教集团的常务理事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