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规划。2024年,在文旅广体局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馆积极发挥全民阅读主平台作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始终 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环境和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总结如下:一、夯实业务基础,提升服务效能。1.巩固服务基础:2024年图书馆新书采购500余册,订阅报刊200多种;收集地方文献40余册;装订2023年度过报过刊并整理归库;2024年共接待读者近91483人次,各类读者咨询检索服务8990余人次,书籍外借流通38210册次,办理读者借阅卡650张。2.完善设施设备:图书馆对馆舍和24小时图书室的相关设备进行了维修和改造,添置了多媒体播放设备,增加并更新了一批阅读桌椅、饮水机、烧水壶等,营造了更加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3.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将线上与线下培训相结合,参加了如《对话阅读推广人》线上培训、益阳市图书馆学会年会暨全市基础业务线下培训班、采编业务提升培训班、消防安全培训、社保非税业务培训、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培训等各类培训25余场。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服务热情的图书馆工作队伍。二、资源管理与优化,满足多元需求。1.资源共享合作:安化县图书馆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利用图书馆管理系统与设备,结合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对图书进行统一认证、统一编目与管理等工作,目前与益阳市7处图书馆、书屋(市图书馆、赫山区图书馆、资阳区图书馆、桃江县图书馆、奥林匹克24小时自助书屋、佳宁娜24小时自助书屋、“一园两中心”24小时自助书屋)实现了“通借通还”。这一变化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地域限制,使读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图书资源。同时,这一举措也促进了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2.数字化建设推广:图书馆加强数字化建设,推进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引入了自助借还机、RFID安全门、智能检索、电子借阅等智能系统,实现了馆藏资源的在线检索、预约、借书证自助办理,图书借还自助办理等功能,简化了借阅流程,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截至目前,2024年电子图书资源新增5万册,数字化借阅量占总借阅量的比例提升至5%,极大地提高了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3.大数据分析利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读者的借阅行为、阅读习惯等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图书资源的采购、服务优化等提供依据。三、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围。1.新增阅读活动空间:安化县图书馆今年8月新活动室投入使用,在新活动室内国学讲堂已成功举办三期,有近500名余名学生及家长的参与,掀起了一股学习国学的热潮,获得了学生家长的高度赞誉。9月馆舍一楼增加了24小时自助图书室,学习室开通后,平均每月接待读者1000余人次,新增的活动室和图书室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综合场所,同时也吸引了更多读者来到图书馆。2.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了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图书馆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公益讲座。如“经典续文脉•翰墨凝芸香”阅读打卡活动、爱阅读悦成长读书分享会、世界读书日“新华杯•悦读梅山”全民阅读活动、国学讲堂、“艺术点亮乡村”系列文艺活动启动仪式暨司徒铺村七彩假期文艺汇演、“安全护航,谨防溺水”宣传讲座、“垃圾分类,知识引领行动”专题公益讲座、“书香浸童年,阅读亮人生---阅读零元购”少儿读书活动30余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读者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3.持续建设图书室分馆:上半年安化县人民医院图书室分馆的设立,丰富了医院职工和患者的精神文化生活,馆藏图书达到8000余册,且定期更新与流通。8月份开始了茶乡花海生态文化体验园图书室项目前期工作,拟打造旅游景点智慧图书室,提供智慧阅读空间、自助借还、数字阅读等服务。10月开始正式与花海工作人员对接,争取今年内项目开工建设。四、存在的困难1.经费短缺:一是县图书馆的购书经费短缺,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明显不足,现有馆藏书籍仅有万余册,对即将迎来的第八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根据国家二级图书馆的硬性标准年人均新增文献入藏量需达到0.013册,按安化县常住人口100万计算,每年购书需达13000余册,平均每册约30元,需购书款40万余元,但每年县财政拨购书款仅5万元,与国家评估定级要求差距甚远。二是图书馆的维护资金及24小时自助图书馆日常运行,未纳入财政预算。县图书馆为1982年的陈旧老馆,为保证安全,每年必要日常维修费约4万元。24小时自助图书馆水电、维护等,每年缺口4.5万元;三是其它未纳入财政预算费用。在编职工每年的五险一金缺口达11万;乡村振兴驻村人员共1人,经费缺口2万余元,退休人员相关待遇缺口3万元;邮电费用、网络电信费和报刊杂志等缺口5.5万元;车补和餐补约9万元。图书馆的日常运行资金总缺口达38万余元。2.设备落后:由于财力不足,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等设备落后,2024年虽增添了部分设备,但仍无法满足读者对数字化资源的需求。同时,一些老旧设备也存在安全隐患,亟需更新换代。3.队伍薄弱:现有人员配置不足,工作进度缓慢,图书馆服务水平不高;工作队伍外出培训交流机会少,缺少系统性业务培训。五、下阶段打算1.申请经费支持:积极向财政申请经费,申请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维修、水电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努力保证其正常运转;2.争取项目资金:努力争取“安化县图书馆“梅山书韵阁”文化空间建设”立项成功。3.设立爱心书屋:我馆积极响应社会公益号召,拟设立爱心书屋,通过捐赠、购买或募集等方式,向沿海地区大型图书馆寻求帮助,向社会各界寻求支持,以此增加馆藏量和提高藏书质量,同时为儿童、农村及特殊群体提供更丰富的阅读资源和便捷的阅读渠道。4.推广阅读活动:每月举办至少2场不同主题阅读活动,加强与学校、社区等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对读者的阅读指导和引导,提高读者的阅读素养和阅读积极性。举办包括亲子阅读会、文学讲座、国学课堂等丰富的文化阅读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预计将年度参与活动总人数增长10%。5.数字化资源建设:预计新增电子图书5000册,新增有声读物资源至50种,优化图书馆线上平台功能,提升用户满意度至95%。 6.地方文化传承保护:收集整理安化县特色文化资源不少于100份,吸引阅读阅览人数达5000人次。2024年,安化县图书馆在服务创新、资源管理、读者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亮点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阅读体验。2025年,我们将继续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丰富馆藏资源;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县图书事业的繁荣,为安化县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