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6-23 17:03     信息来源: 县委编办     浏览数: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安化县融媒体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新闻宣传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本台节目的采编、制作、审核、播控、传输和发射工作。负责与中央、省市及其他广播电视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做好对上对外宣传工作。负责全县广播电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负责新媒体业务及数据信息业务的拓展。负责中央、省、市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转播及发射工作,并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参与拟定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经批准后按权限组织实施;负责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的建设、运营、开发工作;承担国家、省、市、县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建设等专项任务的实施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广播电视广告播出和有线、无线、移动电视及新媒体的传输业务、数据信息业务、相关增值业务等经营活动。负责本系统广播电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和推进本台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切实加强广播电视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管理。承办县委、县人民政府、县委宣传部交办的其他事项和县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交办的行业管理事项。

    

安化县东坪镇东资路7号

法定代表人

张毅

开办资金

609(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安化县融媒体中心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88.1

810.82

网上名称

安化县融媒体中心

从业人数

10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无。

2024年,安化县融媒体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心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职工,坚持党媒姓党和正确的舆论导向,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宣传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努力推动融媒体中心事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工作如下: 一、政治思想文化建设方面 (一)突出政治建设,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全年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研讨交流12次。二是严明政治纪律规矩。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8次,邀请驻宣传部纪检组组长授课1次,党组书记讲纪律党课1次。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 (二)深化组织建设,夯实党建事业根基。一是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程序完成党支部换届。二是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年内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预备党员1名。三是建强党务干部队伍,注重从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拔党务工作者,调整优化党务干部队伍结构。 (三)加强党风建设,筑牢廉政思想防线。一是加强政治监督,严格落实监督责任。二是加强廉政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干部队伍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全年领导班子成员与干职工的廉政谈心谈话90人次。三是做好了日常纪律督查,重大节假日前严明纪律,督促做好防护值班。 (四)突出核心价值观,加强文明建设。一是抓规划引领,加强组织领导,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中心工作全盘谋划。二是抓阵地建设,唱好主旋律。围绕重要节点、重大主题,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有影响的主题宣传报道。三是抓志愿服务,服务广大群众。组织志愿者到清塘铺村、泥埠桥社区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精神文明创建氛围。四是抓老小服务,创办多彩活动。在六一举办综合艺术竞赛,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阳节期间举办了文艺晚会,展现退休老干部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二、主责主业开展情况 (一)精心策划,深耕重大主题宣传。紧贴时事热点与重大事件,在全媒体矩阵上开设了《利剑护蕾 雷霆行动》、《两会精神落地生根》、《抗冻救灾纪实》、《乡遇益阳风情》、《移风易俗新风尚》等专题专栏,让主流声音更加响亮。特别是在抗冰救灾、防汛抗洪、黑茶文化节、两会等重要时刻,通过电视、广播、微信、短视频、客户端等多渠道,迅速、准确、深入、全面地开展系统性宣传,《山城安化:灯火里的温情,黑茶的神韵》《安化:迅速转移群众,成功避险》等新媒体作品广受好评,全年各平台10万+阅读量作品达43条。与红网联合推出的《60秒看安化》、原创H5《数读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新媒图文《2024“链”动安化》等作品实现了快速广泛的传播。经统计,两会期间共发布短视频33条,总播放量达350万次;发布新闻15条,新媒产品 81篇(含评论稿2篇),其中“两会新声”系列短视频更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二)聚焦亮点,提升对外宣传效能。全年在央级媒体发表稿件36篇,省级媒体90篇,市级媒体160篇。其中,在《人民日报》《中国食品报》《湖南日报》《潇湘晨报》《益阳日报》等纸媒上发表稿件超20篇,打破了以往以电视、网络为主的通联格局,外宣工作取得新进展。如《防汛一线直击:安化33座风雨廊桥再显神威》在《湖南日报》发表,并被《人民日报》采纳,派记者深入安化采访报道;《古楼乡防汛与柘溪泄洪》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 (三)稳固媒体经营,提升服务水平。承办了2024安化黑茶开园节、2024益阳市防汛演练等大型活动,拍摄了百花寨景区纪录片《心之所向:梦境百花》、安化黑茶集团产品宣传片《积年沉香》、文旅短视频《乡遇益阳》系列等,赢得广泛赞誉。 (四)聚焦产业转型,筑牢发展根基。一是构建新媒体舆论矩阵。中心根据各新媒体账号的定位,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目前,“安化发布”、“安化电视台”公众号粉丝量已突破15万和6.3万,“神韵安化”APP注册用户2.6万,累计下载量超10万次,共有35家县直和乡镇单位在神韵安化开设政务号。安化融媒视频号、安化一时间视频号、安化融媒抖音号粉丝增长率为100%、45%和15%,粉丝数达到3.8万、2.9万和4.6万,新媒体矩阵效应初步显现。二是培育新媒体产业生态。紧跟县委、县政府打造直播大县的战略部署,策划了“乡伴MCN”品牌,已开展主题直播80余场,专题直播50余场,公益助农带货直播10余场,总观看人数超千万人次,累计销售额达130余万元。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了“神韵安化 天下黑茶”慢直播账号,实现“24小时*365天”的原产地可视化溯源慢直播,日均流量约5000人次。 三、项目建设方面 (一)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国家广电总局3次来安开展专题调研,充分肯定我县工作成绩,在精准预警、高效传播、部门协同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二)我县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通过了国家广电总局的验收,国家广电智库以“湖南安化县探索公共服务新模式”为题,在全国推广安化经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有效期2024.09.30-2027.09.29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有效期2022.07.01-2025.06.30 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综合频道),有效期2022.07.01-2025.06.30 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综合广播),有效期2022.07.01-2025.06.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有效期2023.06.09-2033.06.08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安化县2024年内保单位年度考评先进单位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