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羊角塘镇金鸡幼儿园 2022年度工作总结 教育是一段历程,是一股力量,更是一种生命的姿态。在快乐的园里,贴地而行、深耕细作、潜心育人,幼儿、家长和教师都收获着不一样的幸福……这一学年,全体金幼教职工把初心使命扛在肩上,用踏实的行动追寻幼儿园发展的轨迹。现总结如下: 一、品德启蒙,落实任务 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立德树人是为个人的发展,也是为社会的发展。本学期,金鸡幼儿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将游戏与德育融合,使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德育的润泽。 二、强化制度,筑牢防线 保育工作是幼儿园的首要工作。因此,我们幼儿园大力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如“地震演练”、“消防演练”、“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等,使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坚持加强保育员专业培训,牢固树立幼儿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并通过小视频及时向家长推送,利用家园微信群向家长推送卫生保健温馨提示等,家园合力,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三、沉浸——特色活动 金鸡幼儿园“足球”“自主游戏”的特色在本学年开始开展和创新。经过半年的常态化足球训练与元素渗透一直在稳步推进,同时师幼也积极地为的下学年的足球嘉年华做准备;每天开展的“自主游戏”保障了儿童的游戏权利,保障了真游戏的机会,同时也保障了游戏空间、村料和时间;为实现“有地方玩”,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探索出了野趣园等。本学期,园里种植园开放了,孩子们都在老师的组织下参与活动,播种、浇水、锄草等,忙得不亦乐乎。 四、聚焦——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相互呼应的过程,做好幼小衔接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通过问卷、表征等途径,将教师、家长和幼儿关于幼小衔接的困惑进行了“问题清单式”的思考与梳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三方困惑,围绕“观念认知”、“时间管理”、“自我管理”、“适应能力”和“参观体验”五个篇章开展了针对性的幼小衔接活动。在沉浸式的研修现场,以问题为导向,教师间进行意义对话、经验共享、持续反思,真正做到找准“场域”、明确“主体”、基于“问题”、善用“审议”,发挥研修的助推力和生长力,为幼儿能够平稳、科学地实现过渡而奠定基础。 五、渗透——多元活动 幼儿园以每月主题教育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等组织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和家园开放活动,如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母亲节、儿童节、端午节、父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活动,都让孩子们获得了欣喜的体验和良好的发展。此外,本学期的家长助教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幼小衔接”、“班本课程”、“冬至—包饺子”等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促进了家园沟通与良好合作。 六、不足——不断改进 (一)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有待改进 我们幼儿园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所采取的形式有:集体讨论式、观摩讨论式等形式,多数时间是老师们自己去研究,避讳外人来参与自己的园本教研活动,也很少派人去参加别人的教研活动,其实这就是一种“闭门造车”的形式。我们应当引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其他幼儿园的成功方法作为借鉴。我们可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形式,可以根据自己幼儿园的特色和实际情况邀请一些专家老师对我们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研活动指导;同时可以选派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前往相对较好的县城幼儿园去观摩学习,吸取别人的先进理念,回园后根据自己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挑选适合的内容对本园教师进行转培。 (二)幼儿园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思想和能力素养均不容乐观 对于教研活动老师们存在“惶恐”心理,不仅思想上不能意识到教研活动对幼儿教育和自身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而且在能力上所具备的教研理论和方法也是普遍较弱。面对提出来的教研活动主题,根本不知从何下手,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 1.不知道查找哪些书籍资料作为教研活动主题的理论支撑。 2.不知道组织一个完整的教研活动的流程。 3.不知道如何从本次教研活动中发现问题并生成下一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4.不知道如何撰写教研活动的经验总结。 5.不知道如何围绕本学期提出的教研活动目标生成哪些主题。 (三)日常教学与教研活动开展相冲突 我园师资配备每班一教一保,在一日活动中工作繁重,还要照顾幼儿的一日生活起居,突然增加复杂的教研活动任务,使得老师们不知道如何协调教研活动任务和日常教育教学任务的关系,因此在工作中常常产生顾此失彼的问题,专心做教研活动就忽视了日常的教学教学,专心做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又顾不上教研活动,不知该如何恰当分配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科研活动的时间和精力,也不知道该如何把教研活动的课题研究融入到五大领域课程、主题教学课程和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从而造成了教研活动与教学活动严重分离,教师们即使参与了教研活动,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工作负担,无法达到最初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缺憾和收获都将激励我们不断努力,继续积极,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