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柘溪镇中心幼儿园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06 10:57     信息来源: 县委编办     浏览数: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安化县柘溪镇中心幼儿园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本辖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保教服务。

    

安化县柘溪镇柘溪杨沙社区居委

法定代表人

贺听

开办资金

120(万元)

经费来源

非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安化县教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87

49.81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我园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幼小衔接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实践中形成特色。 (一)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我园将游戏精神与各级活动有机结合。我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全面推广“安吉游戏”,学习湖南省“两项试点园”安化县游戏试点园的经验,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形成我园的游戏特色,以民间游戏为主体,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和游戏场地。户外游戏材料的投入以低结构、木质、竹制器械为主要材料,添置滚筒、涂鸦、铁环、高跷、等民间游戏器械,不限定玩法,幼儿自主地、创造性的玩出花样。  (二)弹性调整幼儿作息安排。 1.时间点调整为时间段。 我园幼儿作息时间由原来精确的时间点变成现在的时间段(如:以前8:00——8:30是早餐时间,现在8:00——8:30涵盖入园、晨间活动、早餐等生活活动。)这样的设置,不仅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不同需求,同时也让幼儿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权力。   2.逐步延长“上课”时间 大班下学期的教学活动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延长至40分钟,让幼儿在上课时间逐步延长,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大班90%以上的幼儿能安静的上课,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超过十五分钟。 3.巧设“课间十分钟”。 (三)发展自我管理能力。 1.生活准备。 开展整理书包比赛、离园倒计时、学习系红领巾、竞选“班干部”等活动,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比如我们在开展了整理书包为切入口,从培养幼儿的自我生活能力入手,首先通过初遇小书包,整理小书包,上台展示小书包,讨论书包里面都有一些什么,设计小书包,画出小书包,我会整理小书包,整理书包比赛等环节,让孩子们养成自己收拾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2.社会准备。 我们通过混龄自主户外游戏活动,创设自由交往的机会,丰富交往经验。 如果:养成规则意识,我们把各种活动规则渗透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 培养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能力,各种亲子游戏,亲子绘画,亲子阅读、小小值日生、自理小能手、各种主题活动,通过观察、模仿、同化、强化、体验等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使孩子能够更好,更快地去适应小学生活! 3.学习准备。 在户外活动时,让幼儿自己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自己找伙伴玩,在美工区,让幼儿自己去选择不同的材料去创作。最后尊重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与探索。在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对能力一般,不主动举手表现的幼儿,我都是主动提问他,待他回答正确后,及时表扬,同时别忘了提醒他:“下次会回答时,要大胆举手,不然老师还不知道你这么能干呢。”即使回答错了,也不要批评指责,找一些鼓励的话安慰。这样,他们的心理负担没有了,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保护,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每天来园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幼儿自己签名,画计划,写离园倒计时。这样幼儿的姓名都会写了,也清楚了今天要干什么。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三、合作中实现共赢。 我园与柘溪完小合作新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园校互动,达成共识。 园校行政之间达成共识,形成幼小衔接工作方案,与邓校长达成共识。开展了一系列的幼小衔接工作,比如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小学课堂,体验小学生活、请部分老师进入幼儿园进行家长交流、分享。 (二)师师互动,引起共鸣。 我园把幼小衔接作为整个幼儿园阶段来落实。大班家长会以“幼小衔接”为主题,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为了让家长更清楚入小学的要求,特邀请小学校长及一线教师开展现场咨询活动。家长的满意度达到了百分之百。九月,我园追踪观察一年级新生入学情况,做好记录、分析,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适应较好,具体表现为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好评率达到了95%;生活适应好评率达到了93%;身体适应达到了96%;社会适应达到了97%。 (三)生生互动,发挥主体性。 我园组织孩子去沉浸式体验小学一天,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天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写作业,怎样用餐、怎样的“课间十分钟”,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今后,我们将不断的摸索,争取把幼小衔接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