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统筹推进夯基筑台、铸魂育人、五老关爱、建功立德、品牌提质“五大工程”为抓手,大力加强关爱服务体系和关爱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五老”在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优势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狠抓队伍建设,关爱力量更加强大 1.加强政治教育,凸现“头雁”效应。召开关工委成员单位会议,举办全县关工委“五老”代表学习中办、国办《意见》培训班,组织全县各乡镇、县直单位关工委执行主任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集中学习研讨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特别是涉及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政治站位和行动自觉。将“两办”《意见》列入4月主题党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县教育关工委组织关工委干部、全县教育系统离退休人员开展“喜迎二十大、红心颂党恩”主题教育活动,成立离退休教师队伍32支,动员志愿者1600余人,积极开展大手牵小手、护苗行动、扶贫助学、课后辅导等关爱活动。 2.选树优秀“五老”,凸现“标杆”效应。挖掘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夏村连续守护童心30余年、“感动湖南十佳人物”唐上君为山里娃义务补课25载、“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李石中连续15年为新桥村“四老”进行隔代教育培训的感人事迹,精选素材摄入老干部工作宣传片《初心映晚霞 情暖夕阳红》,组织老党员老干部集中观看,彰显“五老”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开展“学习助学模范,争当优秀‘五老’”系列活动,各乡镇及县关工委成员单位关工委班子成员、优秀“五老”代表50余人现场参观唐上君老师书屋及好人工作室,现场聆听红军小故事《娘帮红军筛米 父帮红军解难》《一块红军布》,在唐上君老师《一生一世跟党走 海枯石烂不变心》的主题党课中净化灵魂,通过奎溪镇中心学校关工委的工作经验交流深化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 3.协同社会贤达,凸现“渗透”效应。不断推进基层关工委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健全关爱服务体系,提高关爱服务能力。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集体、先进个人评选首次向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倾斜,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通过结对帮扶、捐资助学、走访慰问等方式,全覆盖、精准化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和生活困难的特殊困境青少年。已有6个乡镇、24个村(社区)争取社会资源正式创立关爱基金或资助团队,部分村(社区)动员乡贤、致富能人捐资助学,2022年资助学生1150名,资助金额214.4万元,为巩固脱贫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狠抓阵地建设,关爱支撑更加强劲 1.激活镇村关工委功能。利用关工委微信群发布工作提示、调度工作进度,发动各乡镇关工委组织“五老”人员参与青少年防溺水、防性侵、防毒品、防诈骗教育,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知识。各乡镇、村(社区)共有1287名“五老”人员积极参与,结对帮扶青少年重点对象767名,上门宣传劝导880人次,集中宣讲152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高明乡老干支部开展“青少年防溺水、禁毒、未成年人保护进校园活动”,梅城镇“五老”创编《吸毒的鬼害人的精》等花鼓戏入校入村宣讲,冷市镇利用“五老工作室”平台进行青少年防溺水、防性侵、防吸毒、防诈骗、防欺凌“五防”教育,古楼乡“五老”人员上门走访多方位宣教,平口镇安排“五老”人员结对帮扶留守儿童。 2.全面建设儿童之家。深入城区小区现场调研,投入1.5万元重点支持东坪镇城西家园小区建好用好儿童之家,服务小区居民子弟常态化开展学习帮扶。安化县江英学校发挥“全国优秀儿童之家”品牌效应,创新设立“9·20留守儿童日”,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实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县民政局建成村级儿童之家381家,配备乡镇儿童督导员26人、村(社区)儿童主任433人,形成覆盖全县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保障网络,实现村级儿童之家全覆盖。团县委“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开设公益暑期课堂和暑托班33个,参与志愿者347人,服务青少年1015人次。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对接安化一中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重点利用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史实陈列馆等资源进行红色教育,将20余名学生讲解员志愿者培养成传承红色基因的火炬手。认真落实省关工委“红心永向党 喜迎二十大”三大活动、市关工委“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新篇章”青少年党史学习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安排,组织老教师宣讲团深入学校开展学习宣讲活动,精选清塘铺镇中心学校退休老校长刘小兵的讲座《伟大的党 伟大的祖国 伟大的历程》、东坪中学退休教师谌珍珠微视频《肖凯的红色故事》、东坪镇城南完小原创红色情景剧《向着未来的方向》报省关工委参赛,报送学生征文作品20篇。团县委组织1398个团组织9万余名团员青年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喜迎二十大,一起向未来”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月活动“观—写—评”有序推进,青少年观看红色电影12000余人次,城区11所学校初选优秀征文342篇参加县级复赛。 三、狠抓工程建设,关爱活动更加丰富 1.做实资助救困工程。把县关工委关爱基金用在关键处,资助因病特困学生3名,摸清底子进行“助力青年成才 助力乡村振兴”金秋助学,支持和鼓励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梦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学好本领报效家乡,资助学生36名,资助金额10.8万元。开展胡杨教育基金会助学对象实地抽查走访,资助表现优秀、面临经济困难的普高学生78名。联合湖南省馨心公益助学促进中心、安化微善公益组织举办“春蕾计划”助学金发放仪式,“一对一”资助74名家庭相对困难的高中女学生。县民政局将年满十八周岁的中、高等学校在读孤儿纳入“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发放孤儿助学金27.5万元。依托慈善总会做强做优“一俊奖学金”“劲牌阳光班”“洵春奖学金”“紫薇谷奖学金”等品牌,资助学生1370名,发放奖学金195万元。 2.做实环境净化工程。融入全县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中心工作,精心设计为期4个月的禁毒宣传“八个一”活动,禁毒手抄报、书法作品大赛覆盖县直单位关工委老同志、城区中小学校学生,500余名离退休老党员、100余名老年社团文艺骨干、100余名社区志愿者和100余名青少年学生代表参加安化县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县“大手牵小手 共建新安化”禁毒宣誓、签名、游行活动,排成整齐方阵上街游行,禁毒宣传口号响彻城区上空,社会反响良好。政法系统关工委关注、支持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助力100%侦破14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文化部门开展“扫黄打非”“拒绝有害出版物”大宣传,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县司法局主办“关爱未来 护航成长”法治安全宣讲活动,邀请律师、医师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防溺水知识,48名未成年人及其家长、11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举办《家校协同,共育英才》大型家长线上课程,印发《湖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应知应会》普法宣传资料1万份,开展普法教育讲座20余场,组织“五老”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与处理知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 3.做实童心守护工程。联合益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单位筹集资金10余万元,举办“我们在一起”公益夏令营,开设生活自理教育、儿童自我保护、心理健康教育、茶艺表演、赛车体验等课程,组织参观博物馆、产业园、景区景点,志愿者与3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同吃同住7天,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陪伴、有欢笑的暑假,给他们的童年留下快乐的回忆。县妇联组织镇、村两级执委开展大排查、大走访,重点掌握贫困、残疾、留守、流动女童和单亲、失亲、矛盾多的家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摸排走访重点儿童9268人、重点家庭4185个,为3573名留守儿童、405名困境儿童建立档案,妇联执委结对帮扶重点儿童4201人、重点家庭2088个,66个县直单位389名女干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爱心妈妈”每季度上门送温暖,帮助儿童阳光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