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全年工作情况 (一)疫情防控 1、上下联动对返梅人员进行精准摸排管控。通过省推数据排查和村(社区)自主摸排,上下联动,确保所有返梅人员摸排管控到位。通过“五包一”责任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确保被管控对象按要求进行管控。同时,强化以村为主体的自主摸排工作,各村(社区)对本区域内返乡人员进行彻底摸排,每日上报摸排情况,均已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管控。 2、多方联动确保“场所码”申领使用全覆盖。一是持续以村(社区)为主体,市监所、执法队、派出所进行监督管理,在疫情防控期间内对本镇区域内公共场所场所码申请及张帖使用情况进行督查。二是各村社区做好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的三码同查工作,所有宾客扫码进场,效果较好。 3、点对点面对面力促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全面推进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针对未接种对象,由镇村两级干部、党员志愿者进行广泛宣传,力促接种对象应接尽接。12月13日,我镇再次对未接种加强针的对象进行梳理,要求村上对未接种对象进行上门宣传与发动,号召积极主动参与新冠疫苗的接种。 (二)文教卫相关工作 1、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相关部门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推进会。明确各方职责,全力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 2、暑假期间组织开展了防溺水宣传教育,一是各个学校班主任分别在群内要求家长进行日报平安制度,确保学生假期安全。二是在原有基础上,重点水域张贴横幅60余条。三是顺利迎接了市、县级检查三次。 3、开展了第一批医疗救助对象的上门核实,根据村级初步上报名单,对困难对象逐一上门核实,共核实上报一类对象1人,二类对象21人,三类对象9人。目前正在组织进行第二轮的医疗救助资料申报与上门核实。 4、献血工作。我镇2022年献血工作科学合理进行安排,于献血截止日将献血补交医保资料一并收齐,在全县开辟了献血补交医保资料收集工作的先例。共计献血509人,在我镇提交献血资料进行医保减免共872人,抵交医保合计303800元。 5、医保征缴工作。 我镇2023年医保征缴工作按照县医保局统一安排,每日对医保征缴问题对象进行上报,逐一解决群众缴纳医保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截止12月2日,我镇共缴纳医保29335人,完成率44.45%,排名全县第12名,到12月12日我镇缴纳医保人数为32771人。下一步将会持续推进医保征缴工作。完成了2022年困难群众的医保补交工作,第一批补交医保人数12人,共3840元。第二批补交医保人数53人,共18850元。 (三)人社中心工作 社保工作方面: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加缴费,截止至12月28日我镇累计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对账人数21008人,共计665.47万元,张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海报100多张,发放养老保险宣传资料1000多份。 2、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养老金生存认证工作,认证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135555人,累计发放养老保险金1900多万元。 3、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龄人员待遇申请52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死亡人员待遇终止621人; 4、完成企业社保退休人员生存论证4642人。 5.2022年为帮忙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以灵活就业参加企业社保人员申请补贴17人,共计81330.48元。 就业创业工作方面: 1、成功承办县人社局在梅城工业园举办的“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全镇32个村(社区)及周边乡镇参加,共计有963人有求职意愿者到现场参加招聘会,现场有326人达成求职意向协议,有效地解决了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 2、每个季度完成脱贫、监测人口信息采集4847人并在省系统平台录入更新。 3、每月核实上报城镇新增就业情况,我镇全年任务是500人,已完成532人城镇新增就业数据的采集和录入,质量和完成进度在全县排名靠前 4、2022年完成创业培训共三期,共计100人次参加,并取得毕业证书,共中一期创业培训30人,两期网络创业培训班70人。 5、完成组建城南社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村); 6、梅城镇被征地农民保险工作全面铺开,涉及的各村社区都已开展起来,收集各类佐证和申报资料填写。 (四)文化站工作方面: 1、文化体育工作方面: 农历新年前,组织书法协会、老年书协举办好义写春联活动,共义写春联2000多幅;全镇2022年全镇村(社区)开展文化活动5场次,完成了铺坳村益阳花鼓剧团送戏剧下乡,完成柏树、双富村、龙安村和中田片村县级公共文化送戏下乡任务;召开各种文化体育方面的培训6次,其中11月1日湖南省太极协会教练员培训班(梅城站)在梅城镇开班;梅城镇组织队伍参加了县举办的“平安杯”篮球赛,完成了梅城镇辖区内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统计工作;完成了本镇文旅广体经营单位房屋安全隐患整治排查。共落实42家文化旅游单位情况落实;为大湾塘村、双江口村和望城村添置了全民健身器材,为梅城镇文化综合服务站添置了一台公共文化智慧数字一体机。 2、文物工作方面: 6月18日,经县、镇、村共同努力,梅城镇栗林思贤桥正式修复成功,主体修复费用总共为叁拾万元;6月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子桥修缮工程完工,共投入修缮资金伍拾多万元,并完成了文物内文化宣传栏的建设。 (五)、民政和残联工作方面: 梅城镇面积286平方千米,现有户籍人口87000人,下辖27个村5个社区。截止至2022年12月,全镇共有城镇低保263户319人,每人每月386元;农村低保1144户1770人,其中一类120户272人,每人每月384元;二类849户1204人,每人每月240元;三类175户294人,每人每月140元。城镇特困10人,每人每月780元;农村特困505人,每人每月509元;其中全自理343人;半护理47人,每人每月护理费204元;全护理125人,每人每月护理费407元。现有持证残疾人1953人,其中一二级重度残疾人1288人,三四级一般残疾人665,享受护理补贴1065人,每人每月75元;生活补贴583人,每人每月75元;同时享受两项补贴437人,每人每月150元;肢体残疾902人,视力残疾209人,听力残疾106人,语言残疾21人,精神残疾401人,智力残疾199人,多重残疾115人。孤儿17人,每人每月950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8人,其中享受低保每月补齐950元的22人;未享受低保每月475元的6人。 2022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5389人次,共计6792990元;发放特困供养资金6226人次,共计2867997元;发放特困供养护理补贴1667人次,共计618381元;发放临时救助1030人次801450元;发放困难老人高龄补贴1555人次共计155500元;发放孤儿补贴218人次,共计205200元;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299人次,共计175427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9233人次,共计1418885元。 1、截止至2022年12月,民政所组织工作人员对32个村(社区)500多户低保准入户和特困摸排对象进行了100%的入户调查, 2、2022年9月针对审计出的问题,到全镇27个村、5个社区具体指导,有的村(社区)有5次之多,疑点较大对象上门具体核实60余人次。 3、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残疾人工作,成立镇残联主席团,镇残疾人联合会,村(社区)残疾人协会,明确了相关职责。抓好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专兼职委员队伍,全面推进基层残疾人工作规范化建设。 4、明确思路,制定工作计划。梅城镇残联根据县残联指导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残疾人工作年初规划,按照规划按部就班、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并进行季度小结、半年总结。举一反三,提升工作质量。 5、加大残疾人优惠政党宣传力度,落实相关政策。围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开展帮残助残的主题宣传活动,增进全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的理解,活跃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全面落实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被征地农民保险工作启动后,工作量大,人社中心工作队伍力量偏薄弱; 2、尘肺病人要求普遍解决低保但当前上级部门没有硬性规定,通过上门调查核实又不符合准入条件,时刻存在非法上访的隐患。 3、殡葬体制改革压力大,老百姓对殡改一时难以接受,上级指示不明了,工作推进难度大。 5、部门村(社区)和部门在配合调查时多少存在主观上为其单位职工和地方群众争取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导致镇民政所调查了解的实情有限,存在误判。 6、数据比对权限不够,镇民政所无法准确核对低保特困对象在房产、车辆、工商、金融等平台的具体情况。 7、因工作量偏弱, 原有低保年度审核精力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