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梅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06 08:33     信息来源: 县委编办     浏览数: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安化县梅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具体负责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引进、实验示范、培训推广、技术服务和农业病害虫预测报告及预防指导工作;负责国家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免疫接种和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报告、控制与扑灭以及动物检疫等工作;负责农机购置补贴核实,协助处理农业机械安全事故;负责农业品质质量安全监测监督服务工作;负责指导林业生产、开展林业技术服务、推广林业科学技术、森林防火及病虫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性工作;负责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河道湖泊与水库治理、水旱灾害防御、堤防维护管理、机电排灌、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事务性、技术性工作。承办农民负担监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土地流转、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等方面的事务性工作。

    

安化县梅城镇城西社区

法定代表人

张军

开办资金

7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安化县梅城镇人民政府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6.8

316.8

网上名称

安化县梅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23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自觉对标对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奋力作为。现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022年度工作总结: 一、稳步提升林业防护水平 1、完成镇、村林长制工作机构设置和制度完善,落实“一长三员”,镇、村级林长工作制度牌统一制作并上墙。 2、完成2021生态廊道建设造林项目茅田铺村、三里村、十里牌村补植任务、共计补植楠木、银杏苗木9700株。完成梅城镇2022年度义务植树活动紫云山公园的造林绿化工作,栽植6-10公分楠木、桂花、红枫共计500株。全面迎接省市县苗木执法检查。 3、完成马尾松分布集中区域紫云、龙安、松山等村进行枯死木调查,防控松材线虫病。 4、对近年马尾松毛虫发生区域紫云、龙安、松山等进行越冬代调查,虫口密度较小,暂未发现成灾情况。 5、完成生态护林员四个季度考核和工资发放输机,完成本年度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 6、基本完成 2021年度生态公益林纠错和天然林管护资金发放信息修改。 7、对辖区所有木材加工厂进行了安全生产检查和松材线虫病疫木检查,封存马尾松原木384件约16立方米,半成品0.5立方米。 8、通过出动宣传车、张贴禁火令,宣传标语等方式进行了森林防火宣传。 二、巩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农机方面: 1、抓好、抓实、抓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搞好农机安全顽障痼疾整治,制定了春运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并进行了宣传与检查。深入田间、地头、场院、道路开展了农机安全日常监管及违法行为劝导。对我镇五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进行了春耕生产前的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 2、有序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对在我镇农机经销商处购买的农机补贴机具,继续采取现场核机与上门核验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现场核机65台。 3、积极组织、协调农业机械搞好春耕生产。春耕期间为农户检修农机具75台,农机具操作技术指导55人次。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搞好农机社会化服务。 4、持续抓好合作社的创建。积极协调、献言献策,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组织我镇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参加了市机械化育、插秧培训学习。 5、做好农机推广和服务等工作。积极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建泉现代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投入三十多万元,引进建了农用连栋钢架育秧大棚2千多平方米,一次可育秧500多亩。龙安村投入三十万元创建了二个自动化育秧工厂。为他们联系引进并各自购买了一套自动化播种、育秧设备。都已建成并可投入使用,提高了我镇农机装备水平。并与相邻乡镇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系,组织我镇农机合作社人员去参观学习,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 6、加强农机行业监管。3月1号同我镇农机经销商签订了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了解农机备货及销售情况,鼓励经销商多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督促经销商搞好售后与维修服务及技术指导。告诫经销商千万别触涉农资金红线。 农技方面: 1、早稻生产计划种植面积基本落实。根据梅城镇早稻种植的实际情况,党委政府召开粮食生产工作部署会,制定《梅城镇2022年粮食生产实施意见》,分解落实到村粮食生产任务。会上提出由各村支部、村委落实早稻生产面积,实行镇级领导包村、包种粮大户,村干部包组责任制,联村领导要督促和指导各村(社区)落实粮食生产,特别是早稻生产面积,必须严格按照下达任务落实播种面积,各村(社区)落实面积特别是早稻生产面积要明确到大户、到丘块。梅城镇早稻种植面积5080亩,重点示范村计划种植3780亩,其中龙安村1600亩、栗林村700亩、三里村530亩、铺坳村600亩、中田片村350亩。目前,早稻大田翻耕3000亩;早稻抛秧500亩,机插秧900亩,拱棚育秧600亩。 2、工厂化育秧有科技。为抓好农业机械化和早稻集中育秧两个关键环节,新建2个标准化集中育秧基地,补齐水稻生产播栽环节机械化短板,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对散户开展“代耕、代育、代插、代收、代烘”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散户轻松种粮增面积。梅城镇在龙安村、栗林村新建2个标准化集中育秧基地。龙安村投入30万元建设工厂化集中育秧基地1个,占地面积约200平方,引进工厂化育秧机械设备1套,每次可育秧100亩。栗林村建泉现代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投入50万建成标准化大棚集中育秧基地1个,占地面积达2600平方,引进大棚育秧机械设备1套,每次可育秧500亩。 3、办点示范有声有色。为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社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开展粮食区域性公用品牌创建。开展“早专晚优”轮作暨优质稻米产业化试点,在龙安村创建500亩以上示范点一个;创建区推行统一品种搭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机械作业“五统一”,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配套”。集成推广双季稻品种合理搭配、育秧新技术、全程机械化、绿色防控等生产新技术。 三、严格落实水利安全工作 1、防汛抗旱备汛工作 (1)修订了13座水库的调度规程和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45人,及时补充各水库防汛物资,更换责任标识牌13座,水库下游张贴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408张。 (2)对8个山洪灾害易发重点村编制了人员转移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18人,沿线易发区域重点户张贴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400余张。 (3)明确四个电站责任人12人。 (4)对全镇大小山塘4624口(其中骨干山塘176口)展开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5)及时补充各类防汛物资,彩胶布8000平方米,化纤袋15000个,潜水泵10台,救生衣100件,铲子30把,虹吸管2套,代储砂石500方等防汛物资,以确保防汛抗旱工作万无一失。 2、田心、栗林、三里、启安四个水厂的安全运行工作 (1)本季度水厂累计完成大小维修60余次。 (2)本季度累计完成水厂收费任务叁万余元。 (3)累计更换启安水厂电池180粒。 (4)三里水厂累计机部提水供水30天。 (5)监管了全镇集中供水125处,约40761人的安全饮水。 3、水库日常养护工作 (1)完成13座水库垃圾清理约6.5吨。 (2)完成13座水库“破毛除杂”1.5万平方米。 (3)清除泄洪道土方7.5方。 4、在建项目工程监管工作 (1)完成8个村合计1130人的安全饮水保障和安全饮水提质改造工程。 (2)及时化解及调解廖叶洞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中的大小矛盾纠纷十次,并全程监管工程质量与进度。 四、显著提高动防检疫能力   1、牛羊提质增量项目 完成十里村润态综合种养有限公司搞好项目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新建牛舍一栋、牛舍改造一栋、道路硬化2000㎡,储粪棚、人工种草150亩,草料棚,消毒室在加紧施工中。 2、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 对龙旭珍等13户规模户进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调查并上报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对13户生猪规模养殖户进行了粪污资源化利用检查工作,设施设备正常运转,没有偷排直排现象。 3、基础母牛扩群新增犊牛申报项目 对梅城镇龙旭珍等13户肉牛养殖户基础母牛存栏与实际存栏进行逐步核查,填写项目补助对象新增犊牛审核表,共计新增犊牛115头。 4、惠农保险 配合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完成第一期育肥猪保险,我镇育肥猪投保,并联系养殖户完成缴费;与保险公司一同到养殖户场地查勘、验标。 5、畜禽生产统计报表统计与上报 完成了畜禽生产报表统计、信息录入、规模场养殖档案等工作。统计完成了生猪生产月报、生猪规模场监测统计、生猪存栏汇总、梅城生猪存栏数统计,完成了畜禽、水产一季度报表的填报等工作。 6、产地检疫 完成了傅爱红养殖场、天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的产地检疫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