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中心所负责的民政、人社、文化业务是既是重点民生工程,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了将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我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我中心干部的共同努力,抓学习提素质、抓业务促履职、抓发展夯基础,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方面 1、严格落实县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和镇党委、政府、镇防指命令,将疫情防控落实落细,领导干部带头到高速公路值班值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中心联系的仙缸村、辰山村都按要求完成高速公路值班值守,为我县筑牢新冠防控长城打下坚实基础。2、抓好社会养老保险征缴工作。 二、民政工作 1、临时救济,应救尽救。我镇对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行应救尽救,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为了确保困难群众渡过困境,根据市、县民政局部署,简化低保、特困申请程序,加强对特困供养对象、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探望、照顾。镇社会事务中心积极向民政局和镇党委、政府筹措临救资金,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入困难群众家庭,解群众燃眉之急。 2、全面建立低保动态监测机制。根据省民政厅和县民政局统一部署,我镇建立低保动态监测机制。村(社区)通过与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共同走访,对走访发现的困难群众,符合申请低保(兜底)、特困供养的对象及时进行申请,对暂时不符合低保(兜底)、特困供养条件的对象建立常态化监测台账,定期进行监测走访。 我镇共有兜底低保对象1353人,农村一般低保848人,城镇低保540人(其中社区219人,县直321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570人,城镇特困供养人员58人,孤儿10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0人。全年发放兜底保障金4010604元,农村一般低保2246615元,城镇低保2128434元,城镇特困供养资496886元,农村特困供养资金3217937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301615元,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624275元,孤儿生活费122550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202599元。 3、加强民政基础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切身利益得到保障。为推进社会救助精准化,根据县局部署,我镇将大园村和建设社区做为试点单位。事务中心主任和工作人员与村(社区)两委工作人员密切配合,通过集中学习、组织讨论后,再逐一对低保对象进行精准救助核算,通过对2个单位的试点工作,为我县实施精准救助提供翔实数据。 4、养老服务再上新台阶。东坪镇中心敬老院新综合服务楼2021年1月投入使用以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目前敬老院共有5名专职工作人员,入住18名特困供养老人。疫情防控期间,敬老院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命令,对敬老院进行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热心为老人进行照料护理服务,使每一位老人住得安心、舒心。专职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力争打造安化养老服务一流名片。 三、残联工作 1、建立健全残疾人联合会组织机构。2、注重科技扶贫,增强“造血”功能。3、残疾人政策全面落实,重点聚焦重残对象。4、为残疾人康复、评残、教育等提供优质服务。5、促维权保稳定。 四、人社工作方面 1、劳动就业,春风得力。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6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75人,这其中包括困难人员就业18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0人。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80份。审核社保补贴申报材料200份。困难人员认定71人。完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人数33500人,征缴基金76433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32.5%。2、社会保障如火如荼。再接再厉推农保,征收征缴上台阶。热心服务为老人,维护安全为己任。退捕渔民就业、社保工作有序进行。 五、文化工作方面 1、根据县创文要求,主要是抓阵地建设。2、充分利用农村书屋,为村民送上精神文化食粮。3、加强文化市场工作巡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