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滔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04 16:13     信息来源: 县委编办     浏览数: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安化县滔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协助经济发展办公室(农业农村和扶贫办公室)的工作, 具体负责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引进、试 验示范、培训推广、技术服务和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指导 工作;负责国家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免疫接种和重大动物疫病监 测、报告、控制与扑灭以及动物检疫等工作;负责农机购置补贴 核实,协助处理农业机械安全事故;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 督服务工作;负责指导林业生产、开展林业技术服务、推广林业 科学技术、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性工作;负责水 利工程维护管理、河道湖泊与水库治理、水旱灾害防御、堤防维 护管理、机电排灌、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事务性、技术性 工作。承办农民负担监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土地流转、移民 安置和后期扶持等方面的事务性工作。

    

安化县滔溪镇人民政府机关院内

法定代表人

夏立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安化县滔溪镇人民政府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

50

网上名称

安化县滔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1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农业方面 1、广泛宣传发动,全面完成了今年我镇粮油种植面积生产任务。全年发展早稻种植面积3190亩,一季中稻面积8000余亩,晚稻3254亩,良种玉米面积5000余亩,冬种油菜播种面积10000余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50亩。。 2、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我镇农作物丰产丰收。今年已发放农作物病虫情报18期,下乡指导技术1200余次,技术咨询解答群众问题3900人次。 3、加强日常巡查监管,确保我镇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今年对我镇各农产品基地巡查了50余次,抽查农产品800余批次,合格率达到100%。 4、加强了我镇耕地抛荒督查工作,以及完成了我镇147.1亩严格管控区改种改制工作与滔溪、滔东社区金山及梅兰坪部分水稻大田安全利用区农用技术治理工作。 5、全面落实蓝天保卫站,积极宣传禁焚烧秸杆政策,镇政府与各村签订责任状,各村组织人员日常巡查农田,禁止农田焚烧秸秆及其他农作物。镇政府出动巡逻宣传车50次,对全镇进行来回有效宣传,发现一起治止一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畜牧方面。 1.指导村级防疫员和特聘防疫专员搞好春秋两季免疫接种工作,共接种猪口蹄疫14638头,猪瘟疫苗8500头,牛羊口蹄疫3500头,鸡禽流感疫苗78000羽。应上级文件指示要求,配合统计局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对我镇梅兰坪村20户生猪养殖监测户,每月跟踪养殖情况记录,积极鼓励农户发展生猪养殖,对我镇20户生猪养殖中小规模户不定期进行防疫和环保政策宣传。 2.指导专业户落实好畜禽养殖污染设施建设,对专业户李辉的养殖场申报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3.加大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特别是对非州猪瘟的排查与防控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 4.落实惠农政策指导专业户搞好养殖业政策性保险,共投保育肥险种13850元,繁殖母猪保险300头。 5.技术指导我镇1户养牛大户申报2022年牛羊增量提质行动项目成功,督导我镇2021年牛羊提质项目2户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并已验收。 三、林业方面。 1、加强了森林松毛虫的防控,和竹黄的防治,到各村不定期的巡查20次,有效处理检疫性害虫发生6起,处置6起,除治松才线虫病枯死木共计349株,竹黄面积1000余亩。 2、森林防灭火进行了有效宣传,出动宣传车80次,巡查60次张贴横幅标语1500条发放宣传单12000条,发现野外用火12起,都已进行罚款写检讨打罗等方式进行处理。 3、完成了退耕还林,天然林纠错等其他项目资金的发放。 4、完成了采伐证的发放以及伐后验收。 5、在县林业局指导下完成了林长制的各项工作。 6、加强护林员管理特殊时期我镇巡林记录达到百分之百。 7、环湖水源涵养地(资水段)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300亩。 8、协助县林业局绿委办对滔溪镇长乐社区、梅兰坪村古树进行实地挂牌调查摄影。 四、农机工作 1.全年来一共完成农户购机补贴185台,资金已全部补贴到帐。 五、农村宅基地工作 1.全年共计收到85份建房资料、已审批发证45份,移交自然资源部门正在办理相关手续40份。 六、积极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全中心人员根据政府领导分工积极主动的完成了驻村工作水库与地质灾害点日常巡查工作、创卫、维稳、疫情防控等以及其它政府相关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