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我所结合城南区工作实际,严格按照自然资源领域职责职能履行工作,在局党组和城南区事务中心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干职工的共同努力,严格依法行政,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强化用地保障和安置房不动产发证服务力度,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工作,积极完成其他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我所在抓好工作的同时,定期开展政治理论知识学习活动,认真学习自然资源管理各种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队伍质量,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高效完成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耕地保护暨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加强部门、村(社区)对自然资源的责任管理,明确并充分发挥了村级网格员作用; 2、制订了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实施方案及底线目标任务,明确了田长制成员单位,组建了田长制办公室,确定了村级网格田长,严格责任管理,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工作,张贴宣传标语、平面广告60余条; 3、根据县局下发的耕地恢复任务,制定了恢复耕地任务地块选定及恢复工作方案,明确专班负责及资金保障,现已超额完成10亩并已落实耕种,其中2021年国土变更调查净减少耕地整改补足任务完成30余亩,2022年度恢复耕地任务完成60余亩。 4、成立了多部门联合的土地执法专班,确定了各类土地违法案件责任分工,严格落实了多部门联动的动态巡查机制,科学划分巡查区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随时掌握违法动态;召开了全中心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及知识培训班,通过村村响每周一次、出动宣传车20台次、张贴横幅、广告牌40余张等方式,加大自然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了群众法制意识;今年以来,以高压态势落实土地执法工作,切实推进存量违法问题图斑整改销号和坚决遏制新发违法问题,共强制拆除新发违建2处,面积约500㎡,强制拆除存量违法问题整改销号图斑5处,完善用地手续整改销号图斑3处,现未整改销号图斑1宗: 1宗村集体经济企业已完成行政处罚程序,下步完善农用地转用手续。 三、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管理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不断完善和落实“打非”长效机制,加强日常执法巡查,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对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及时取缔,现已立案查处非法采煤行为1宗,行政处罚1人。对正规矿山开展一月一检查,防止其非法占地、超深越界开采及不规范生产等行为发生,确保了矿山的合法经营与安全生产。 四、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深入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准备早,措施实,应急快”的原则,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三三工作法”, 谨小慎微,扎实做好汛前、汛中、讯后和雨前、雨中、雨后及灾前、灾中、灾后的各项工作。 1、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区域内的户数、人口、责任人、监测人等信息进行核实更新,同时更新防灾警示牌。 2、做好“两卡”的发放工作,各地质灾害点的每家每户都张贴“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明确责任人及撤离路线,便于群众随时了解识灾、避灾要点,共发放明白卡43份。 3、认真编制南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全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层层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真正把汛期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 4、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立横向、纵向地质灾害防治网络,建立联动机制,对规模大危害严重的隐患点实施重点监测,明确专人值守。做到汛前调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 5、完善防汛预案,针对今年防汛新要求,我所结合南区水情、雨情变化,重新修编了《安化县城南区地质灾害点》预案,并及时将其汇编成册,发放到各个部门。 确保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有地质隐患点4个,其中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目前基本稳定,另1个雷打尖地质灾害隐患点因安化县安翔出租车服务中心及员工家属楼用地建设施工,造成周边房屋及气象局存在安全隐患,经自然资源局地环地勘股、304队现场勘测、指导及设计治理方案后,多方协调,现正由企业在进行应急抢险工程的施工,该工程为省内唯一由个体企业自主投资的治理项目,治理资金约2000余万元;7月成功处置一起城南社区铁炉一组山体滑坡灾害,一栋房屋倒塌,因巡查处置措施到位,提前撤离群众1户4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