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总工会2024年法治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27 10:07     信息来源: 安化县总工会     浏览数:

  2024年,县总工会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治理能力为目标,扎实推进工会法治化建设,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全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县总工会主要负责人始终深化工作责任,结合工会实际认真开展法治建设工作。一是将法治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形成主要负责人为主抓、分管同志具体抓、各部室配合抓的工作局面。二是坚持以上率下,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树立法治思维,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和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依法治县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党内法规。三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工会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等网络阵地管理,防止错误思想言论和有害信息传播,引导职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法治建设基础。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任组长的法治建设工作专班,负责研究部署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学习等法治建设日常工作。二是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和工作计划。明确普法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突出普法工作重点。坚持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切实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意识。

  (二)强化法治宣传,推进工会法治化建设。一是开展学法普法。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2024年,党组专题研究法治工作4次,开展专题学法4次,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内容,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二是开展学法考法,组织全体干职工及时完成如法网学法用法积分,参加年度学法考试,并全部通过考核。三是发挥工会法律服务站作用。建立工会和律师事务所合作机制,聘请律师顾问,成立普法讲师团,深入安化县鼎鼎网络服务有限公司、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遵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帮助企业从源头防范和化解劳动关系风险隐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四是深入社区、小区、企业、乡村、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重点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政策法规知识。五是充分发挥工会宣传阵地作用,利用工会微信公众号、单位门户网等转发转载各类普法宣传信息,开展线上普法答题竞赛,在全县职工之家、工会驿站等服务阵地摆放普法宣传资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六是结合大型工会活动、女职工维权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增强全县广大职工群众法律维权意识。

  (三)加强机制建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一是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推动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制度、“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多元化解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二是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白沙溪茶厂、渣滓溪矿业、教育工会、县人民医院等企事业工会典型示范作用,带动推进全县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设。探索新业态企业开展集体协商专项行动,以货运、快递、外卖配送、网约车等行业、平台企业、互联网企业为重点,推动平台企业、互联网企业与工会、劳动者建立健全协商协调机制。

  三、存在不足及原因

  一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有待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与职工的实际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二是依法维权服务的能力有待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工对维权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工会在依法维权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三是工会法治建设队伍有待加强。工会法治建设工作力量相对薄弱,专业人才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会法治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2025年工作重点

  (一)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入贯彻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紧扣“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常态化活动,统筹谋划、大力实施,进一步强化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普法宣传与工会业务工作相结合,发挥工会宣传阵地作用,继续大力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切实增强职工法治意识。

  (二)提升依法维权服务能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全面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专项行动,充分释放“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多元化解协调联动机制功能。深化集体协商工作,加强对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推动企业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制度,提高集体协商的质量和效果。

  (三)配强工会法治建设力量。调配专门人员开展工会法治工作,加强对工会系统法治工作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利用主题党日、工会干部培训等开展学法活动,提高工会系统法治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初审初校:曾海波

  复审复校:谌云飞

  终审终校:黄白玉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