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以“人大之问”解决“人民之盼”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30 14:43     信息来源: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数: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不高,县住建局将采取哪些硬措施保障其持续发挥效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巡察问题整改得如何,县教育局能否交出明确答卷?”……1028日,安化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一场聚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及其他突出问题办理的专题询问正有序进行。这既是县人大常委会贯彻实施监督法、强化人大监督、运用刚性手段的有力实践,更是以“精准问、较真答、严督改”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的生动写照。


 找准“切入点”,确保“问得准”

  为破解审计工作“重查轻改”、人大交办事项“落实难”等痛点,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和其他方面突出问题办理工作专题询问,并列入2025年工作要点。为确保问题“问得准”,在专题询问之前,主任会议研究制定《安化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及其他方面突出问题办理情况专题询问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开启全方位、深层次的前期筹备。工作专班结合县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系统梳理了近三年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清单,以及县人大常委会交办的审议意见、人大代表建议、调研报告等,通过专题调研、实地走访等方式,详细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收集整理,精准捕捉财政预算执行、国有资产管理、专项资金使用、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领域“屡审屡犯”“办理不力”的关键症结,经提请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49次主任会议讨论,最终锁定七个重点询问方向,明确9个应询职能部门,为专题询问备好“精准题库”。

 

 把握“关键点”,确保“答得实”

  “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分配的依据是什么?具体采用何种分配方式,如何确保公平高效?”“针对某畜牧养殖场转型发展需求,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将提供哪些针对性帮扶措施?”“县经投公司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方面,有哪些实打实的管控举措?”

  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人大代表带着前期调研收集的“问题清单”,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连发15问,直指工作堵点、民生痛点,既问原因症结,也问解决路径,更问整改时限,“辣味”十足的询问让应询单位感受到强烈的监督压力。

  面对尖锐提问,县住建局、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等9个应询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回避、不遮掩,实事求是逐一回应“我们将从权责管理、资金保障、监督问责等方面发力,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将落实政策性退养补偿,加强全过程技术指导,高度协同推动相关方转型转产”,一件件答复既坦诚了造成问题的原因,又清晰阐述了工作举措,更作出了明确承诺,充分展现了应询单位抓实整改,改进工作的诚心与决心。

  “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询问,是监督更是支持,是检视更是助力”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谢可赞现场表态,县政府将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整改从“有交代”向“真落实”深化,确保重点问题逐个突破、见底清零。



筑牢“落脚点”,确保“改得好”

  “提问针对性极强,既让我们感受到压力,更帮我们找准了工作短板。”县文旅广体局局长谌纯章坦言,下一步将强化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询问问出了监督力度,应询答出了整改诚意。”常委会委员夏表示,希望各部门兑现承诺,让审计整改问题应改尽改、群众关切问题应办尽办。

  专题询问尾声,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各单位应询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所有应询单位均获“满意”评价。但这并非终点,而是整改“后半篇文章”的起点。

  “专题询问不仅要‘问得好、答得好’,关键要‘改得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飞燕强调,各应询单位在会上的答复与承诺必须“言出必行、行必有果”。县人大常委会将把问题整改作为后续监督重点,通过定期督查、“回头看”等方式强化跟踪问效,以人大监督的“刚性约束力”,推动承诺从“纸上”落到“地上”,让“人大之问”真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